文章详情

浅析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

浏览量:1724 发布时间:2016.12.14
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相应修建的隧道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受地质、设计、施工、运营及运营管理和维修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隧道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隧道的病害已影响车辆的正常行使,甚至危及行车安全。为了使出现病害的隧道减少,有必要研究隧道出现病害的原因及相应的措施。 
  每当人们遇到隧道病害时,仅为了分析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就需花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找到真正的原因,本文仅简要分析产生隧道病害的几种可能性,提醒人们预先注意。

2 隧道病害分类 
  根据病害的表现形式,隧道病害可分为衬砌开裂、衬砌漏水、隧道基底翻浆冒泥等。在进行隧道病害整治前,需对产生隧道病害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只有在调查清楚原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 
  如衬砌开裂,其性质有的属于受弯拉引起的,有的属于受剪切引起的,有的属于受压引起的,至于为何会出现开裂,既可能是施工质量问题,也可能是设计存在缺陷,或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一概而论。同样,针对产生原因的不同,相应的处理措施也不尽相同。从产生的原因出发,隧道病害一般可分为选线不当引起的病害、设计不合理可能预留的病害、施工不当预留的病害及维护不当引起的病害。   
3 选线不当引起的病害 
  2O世纪5O年代修建的隧道线,限于当时的施工技术水平,采取“晚进洞早出洞”原则,线路采用小半径傍河蜿蜒绕行,采用路堑和短隧道群,隧道洞口多为高路堑高仰坡。由于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造成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大量发生,经常造成洞口堵塞、衬砌开裂、泥石流倒灌,导致铁路运输中断,修建明洞的工作从未停止过,有的明洞接长不止一次,一遇雨季仍经常出现险情,中断行车,最后只好改线绕行。 
  20世纪60年代后,虽然隧道选线贯彻“早进晚出”原则,但地质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缺少可信的地质资料情况下确定隧道的位置,有的隧道穿越古错落体、滑动带、岩溶

区暗河中等构造复杂或不良地段,有些病害在施工中就出现了,有些病害运营后逐渐暴露。有的处于古错落体上的隧道,有的处于不稳滑坡体上的隧道,修建认为滑坡是浅层滑坡且是稳定的,但事实上是深层滑坡且处于不稳定状态。 
  若选线不当,可能使隧道形成先天的不足,埋下了安全隐患(见表1)。由于选线不当造成的隧道病害,往往比根除由于施工质量形成的病害更难,要消除(减少)由选线引起的病害,只有把地质工作做好,严格按以下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隧道位置的选择: 

 

1隧道选线与可能出现的病害

隧道位置

可能出现的情况

 

 

 

 

 

 

滑坡

错落

若末调查清楚深层位置及稳定状态,可能引起隧道整体移;若浅层,有可能造成隧道偏压,剪断隧道衬砌;若属堆积土填土滑坡,可能使隧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隧道基底的承载力可能水足,造成隧道产生大的下沉。

危岩、落石

和崩塌

若洞口设在此地段,造成施工时的危险和运营安全隐患。

岩堆

隧道埋深较浅,易引起偏压,造成隧道衬砌开裂、剪断。

泥石流

若洞口设在此地段,产生泥石流,就失去隧道作用。

采空区

易引起隧道施工中的坍塌、塌方,甚至引起隧道整体下沉。

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突出危险,造成施工困难若产生爆炸,易造成人员伤亡。

 

 

哑口

哑口往往是地质条件薄弱处,穿越哑口不可避免时,应进行方案比选,千万不能顺哑口选线,否则造成进洞、洞身施工困难,若围岩具有膨胀性,易造成隧道底的翻浆冒泥、隧道衬砌开裂,影响隧道整体稳定性,同时易出现漏;往往洞口段存在偏压,若设计、施工处理不当,会引起山体的不稳定或动。

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不宜穿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极为复杂和严重不良地段; 
  ②长、特长隧道和重点隧道,位置的选择应从区域地质来分析,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来确定,尽可能不要从垭口通过; 
  ③沿河傍山的隧道,隧道位置尽量向山侧内移,尽可能采用长隧道代替短隧道群; 
  ④;应贯彻“早进晚出”原则,洞口不宜设在不良地质、排水困难的沟谷低洼或不稳定悬崖陡壁下,应尽可能避开严重的滑坡、崩坍、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段。 
4 设计不合理可能预留的隧道病害 
  作为地下工程的隧道,其设计理念与地面工程不同,应该采取动态设计理念,动态设计是新奥法施工的精髓所在。通常意义上的设计仅作为初步设计或“预设计”,真正的设计应根据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设计调整。但由于体制原因,凡在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参数调整都属于设计变更,手续非常复杂,有些业主甚至认为这是承包商的一种市场操作方式,诚然确实有些情况如此,但多数情况确实是地质情况变化了,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很难保证隧道施工及以后的运营安全。 
  目前,无论在铁路隧道施工中,还是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对设计参数的调整或变更多数仅依据围岩级别,只有少数根据监测的动态数据参数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出现目前意义上的设计变更,通常是出现了大的塌方、变形、断层、涌水、溶洞、煤系地层(或瓦斯)等情况,在隧道施工中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动态设计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难免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增加了隧道病害出现的可能性: 
  ①设计断面形式不合理。如铁路隧道Ⅲ、Ⅱ、I级围岩一般采用直墙断面、不设仰拱,若有膨胀性夹层或遇水易软化的围岩,尤其是这些不利岩层处于边墙部位时,若仍采用直墙,边墙很可能出现开裂现象,遇水易软化的围岩有可能造成边墙基底承载力不足,产生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纹(裂缝)或错台。 
  ②初期支护能力不足,造成坍塌、变形过大或使二次衬砌承受较大围岩压力; 
  ③二次衬砌安全储备不足,如有些隧道施工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坍方,二次衬砌仍采用素混凝土,造成运营后素混凝土出现裂缝。 
  ④排水设计不合理。对具有膨胀性、遇水软化围岩,应设置仰拱和深排水沟,事实上多数基底出现翻浆冒泥病害的隧道均存在基底积水、排水不畅等问题; 

  ⑤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这主要是由于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调查不清楚造成的。 
  要尽量减少设计方面的不合理,可从体制上着手; 
  a建立设计监理; 
  b业主成立具有设计、施工等方面丰富经验的专家顾问组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进行审核;
  c设计、施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实行投资总的承包方式。 
5 施工不当预留的病害 
  隧道施工中可能会遇到软弱围岩、浅埋、大跨偏压、岩溶、涌水、断层、瓦斯、高地应力、强地震、岩爆、膨胀岩、酸性水侵蚀、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会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和阻力,造成塌方不断,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①回填不密实或存在空洞,由于超挖或坍方,没有按规范认真做好回填或压注浆工作,造成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留有较大范围的空隙,尤其是拱部;或二次衬砌浇筑原因使拱部或拱腰出现局部脱空现象,或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由于不密实或存在空洞,形成积水空间,使隧道出现渗漏水,或使隧道与围岩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很好发挥围岩的弹性抗力作用。 
  ②施工中的偷工减料,造成塌方,而对塌方处理不彻底,预留不密实、脱空等缺陷; 
  ③施工中的偷工减料,如锚杆数量、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初期支护不足或支护安全储备减弱,预留安全隐患; 
  ④由于欠挖或变形过大,造成二次衬砌厚度不足; 
  ⑤所选防水材料不合格(不合理)或防水板的铺设存有缺陷造成隧道渗漏水; 
  ⑥所选水泥不合格或混凝土配比不合理,造成二衬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⑦混凝土骨料不合格,造成强度不足或不能满足设计的特殊要求,若采用人工机制砂、石,除对骨料进行力学试验外,还应进行各种成分含量分析。如某隧道用人工机制砂、石含有石膏,而未进行物理成分分析,在施工中未发现,结果二次衬砌施工后不到一年,整个混凝土衬砌已遭腐蚀,不但如此,其它隧道衬砌、桥梁桩基也采用由该隧道生产的废碴加工的砂、石作为骨料,同样造成了危害; 

  ⑧在石灰岩地区特别应注意地下水,尤其是裂隙水的水质化验,检验地下水是否具有腐蚀性。边沟的水没有腐蚀性,裂隙水未必不具有腐蚀性; 
  ⑨在遇水软化的围岩中,隧底浮碴未清理干净就浇注仰拱或铺垫层,易造成隧底翻浆冒泥;
  施工预留的病害,有些是施工时无法预见的,有些是可以预见的。对无法预见的病害,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或检测手段,以尽量减少;对可以预见的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选择有经验的、有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b加强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教育,施工单位应健全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c加强监理的监理力度;d业主应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同时加大奖惩的力度,e引入第三方检测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6 维护不当引起的病害 
  维护不当主要指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合理使得小的缺陷发展成病害。 
  ①洞外排水系统遭破坏,未及时修复,可能使或增加隧道渗漏水的可能; 
  ②洞内水沟被堵,造成基底积水,可能使基底围岩软化,产生翻浆冒泥; 
  ③对出现的小的裂纹(缝)、小(少)的渗漏水重视不够,或预见不足,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其发展; 
  ④对已出现病害的隧道,或病害原因分析不清楚,或处理措施不当,或处理不彻底,造成病害继续发展,形成更大的病害或形成危害。 
  其实隧道病害的发展是一个渐变过程,若在隧道运营阶段发现病害后,能够及时加以有针对性的整治,是可以使病害产生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7 结语 
  一般说来维护不当仅是隧道产生病害的外因,隧道病害的真正原因是隧道由于选线、设计或施工方面等存在缺陷,使得隧道本身存在隐患,因此要减少(或消除)隧道病害,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在选线、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不合理可能造成的隧道病害。





微信扫一扫
关注加固之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 2024 jiaguhome.com 加固之家 保留所有权利
加固之家 版权所有 2024 © 粤ICP备16006909号-1
加固之家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