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广东方十检测鉴定】
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砌体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由于当时我国对砌体结构建筑的施工水平比较有限,很多建筑建设的标准规范也不统一,致使这些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很难满足当前的国家抗震标准。所以在对这些砌体结构进行抗震鉴定的时候,都要对其使用历史进行调查,再根据现场勘查的建筑结构情况,制定符合当前房屋建筑的抗震检测方案。
通常,进行砌体结构房屋建筑抗震鉴定,需要知道被鉴定建筑物的高度、层数、砂浆强度、抗震墙体等涉及建筑本身的现状,重点检测墙体连接处和女儿墙等容易出现倒塌的部位。在多层砌体结构建筑抗震鉴定中,还需对墙体空鼓、支撑梁或柱的裂缝、承重墙的裂缝等涉及建筑质量问题的都应提出具体的要求。
在房屋建筑抗震鉴定中,除了对砌体结构建筑的墙体构件进行抗震鉴定之外,还应对建筑的整体性进行抗震鉴定。其中砌体结构建筑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墙与墙之间接缝牢固良好,墙在平面内处于闭合状态,马牙槎砌筑有拉结筋,在楼层上下相通处采用钢筋混凝土芯柱。
抗震鉴定一般需经过两级鉴定,砌体结构房屋建筑在进行第二级抗震鉴定时,需要对当前建筑不符合第一级抗震鉴定要求的构件现状,再次进行对应的鉴定方案设计。从对砌体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经验中可以总结出来,多数砌体结构房屋建筑要想满足抗震鉴定的要求,需要采用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和楼层平均抗震指数方法这三种方法,并且分别按照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对检测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根据抗震鉴定要求,抗震性能不达标的,需提出加固建议并及时做好抗震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