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科技楼,建造年代为1995年,为地上4层的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7100m²,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局部框架)。鉴于中小学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由丙类提高到乙类,同时本建筑使用时间较长,材料老化,致使部分受力构件的材料强度不满足原设计要求,因此需要对原结构进行整体加固,以保证校园工程的安全使用。
(1)对砖墙进行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2)对角部框架结构部位改为黏土砖墙体,后砌砖墙应与相应的柱设置通长拉结筋;
(3) 对部分承载力不足的梁、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补强。
1.板墙加固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1) 砖混结构的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应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与构造措施要求的满足情况,合理确定体系影响系数与局部影响系数。
(2) 板墙应采用呈梅花状布置的锚筋、穿墙筋与原有砌体墙连接; 其左右应采用拉结筋等与两端的原有墙体可靠连接; 板墙上下应与楼、屋盖可靠连接,至少应每隔1m设置穿过楼板且与竖向钢筋等面积的短筋,短筋两端应分别锚入上下层的板墙内。
(3) 板墙底部应有基础;板墙基础埋深宜与原有基础相同。
(4) 板墙加固施工的宜按下列顺序施工:原有墙面清底、钻孔并用水冲刷,孔内干燥后安设锚筋并铺设钢筋网,浇水湿润墙面,喷射混凝土,墙面装饰。
(5) 板墙采用喷射混凝土工艺,应采取措施使墙顶与楼板交界处混凝土密实,浇筑后应加強养护,注意保证板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6) 在墙面钻孔时,应按设计要求先画线标出锚筋(或穿墙筋) 位置,并应采用电钻在砖缝处打孔,穿墙孔直径宜比S 形筋大2mm,锚筋孔直径宜采用锚筋直径的1.5~2.5倍,其孔深宜为100~120mm,锚筋插入孔洞后,可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等填实。
2、增设黏土砖抗震墙加固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1) 增设码体抗震墙后,抗震计算时横墙间距的体系影响系数应作相应改变。
(2) 抗震墙应有基础,其埋深宜与相邻抗震墙相同。
(3)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比原墙体实际强度等级高一级。
(4 )墙体中宜设置现浇带或钢筋网片加强,墙顶应设置与墙等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
(5) 抗震墙两端原有墙体或框架柱可靠连接,墙顶压顶梁与楼、屋盖的梁(板) 可靠连接。
(6) 增设砌体抗震墙施工中,配筋的细石混凝土带可在砌到设计标高时浇筑,当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在其上砌砖。
文章来源:德固建筑加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