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植筋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加固方法,涉及在混凝土结构中植入钢筋,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或修复受损部位。现场植筋是一项较为专业的施工操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以确保植筋质量和结构安全。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场植筋的详细步骤:
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符合质量标准的钢筋和植筋胶。钢筋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表面无锈蚀、油污等;植筋胶需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耐老化性能等,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2、工具准备:配备电钻、吹风机、刷子、注胶器等施工工具。电钻的型号要与钢筋直径相匹配,以保证钻孔的精度和效率;吹风机用于清理孔内灰尘,刷子用于刷除孔壁残留杂质,注胶器要能准确控制注胶量和注胶压力。
3、现场条件准备: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确保施工区域安全、整洁,无障碍物影响施工操作。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植筋位置,并在基层表面做好标记。
1、确定钻孔位置:依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定位标记,准确确定每个植筋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应避开结构中的钢筋、线管等设施,避免对原有结构造成破坏。
2、钻孔深度和直径:按照设计规定或规范要求确定钻孔深度和直径。一般来说,钻孔深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以保证钢筋植入后有足够的锚固力;钻孔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 - 6mm,以便于钢筋植入和植筋胶充分填充。
3、钻孔操作:使用电钻垂直于基层表面进行钻孔,保持钻孔的垂直度和同心度。在钻孔过程中,要控制好钻进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导致孔壁粗糙或孔径过大。当达到预定钻孔深度后,停止钻孔。
1、初步清理:钻孔完成后,先用吹风机将孔内的灰尘吹出,尽量清除大部分松散的灰尘和碎屑。吹风机的风压要适中,既能有效吹出灰尘,又不会对孔壁造成损伤。
2、深度清理:然后用专用的清孔刷深入孔内,沿孔壁旋转刷动,进一步清除附着在孔壁上的灰尘。清孔刷的刷毛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能够有效去除灰尘但不会划伤孔壁。清孔过程中,要多次更换清孔刷,确保孔内清洁。
3、检验合格:清孔完成后,用干净的棉丝或纸巾擦拭孔口,检查孔内是否还有灰尘残留。若有灰尘,需重复上述清孔步骤,直至孔内清洁无杂物,且经现场质量管理人员检验合格为止。
1、钢筋下料:根据设计长度要求,使用钢筋切断机对钢筋进行下料。下料长度应精确控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钢筋植入后满足设计的锚固长度和外露长度要求。
2、钢筋表面清理:用钢丝刷或砂纸对钢筋植入部分的表面进行打磨清理,去除钢筋表面的锈蚀层、油污、氧化皮等杂质,使钢筋表面露出金属光泽,以增强钢筋与植筋胶的粘结力。清理完成后,将钢筋摆放整齐,防止再次污染。
1、配胶:按照植筋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准确称量A、B两组分胶液,在干净的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配胶量应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和气温条件合理确定,避免配胶过多造成浪费或因胶液凝固而影响施工。搅拌时要确保两组分胶液充分混合均匀,颜色一致。
2、注胶操作:将配好的植筋胶装入注胶器中,将注胶器的嘴插入孔底,缓慢均匀地推动注胶器活塞,使植筋胶从孔底开始逐渐填充孔洞。注胶过程中要注意排出孔内空气,避免形成气泡影响粘结质量。当植筋胶填充至孔深的2/3左右时,停止注胶。
1、插入钢筋:将处理好的钢筋对准钻孔,缓慢旋转插入孔内,直至达到设计的锚固深度。插入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方向和垂直度,确保钢筋位于钻孔中心位置。同时,边插入边轻轻晃动钢筋,使植筋胶充分包裹钢筋,排出孔内多余的空气和胶液。
2、固定钢筋:钢筋插入到位后,在胶液固化前,要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防止钢筋移位。可使用木楔或其他固定装置将钢筋固定在孔口位置,确保钢筋在植筋胶固化过程中保持稳定。
1、养护:植筋完成后,要按照植筋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要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振动和扰动已植好的钢筋。一般情况下,常温下植筋胶的固化时间为24小时左右,在此期间不得对钢筋进行任何加载或碰撞操作。
2、检验:植筋胶固化后,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拉拔试验,检验植筋的锚固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抽样数量应符合规范规定,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如试验结果不合格,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重新植筋等。
上一篇: 框架结构房屋需要植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