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房屋地基加固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房屋结构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下面加固之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已建房屋地基加固方法及其施工要点:
1、原理:通过钻孔将浆液注入地基土中,浆液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填充、挤密土体孔隙,使土体颗粒胶结在一起,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密实度,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适用情况: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等多种地基土,常用于处理因地基土不均匀沉降、渗透系数较大等导致的地基问题。
3、施工要点
钻孔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准确确定钻孔位置,保证钻孔间距、深度符合设计参数。
浆液制备: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浆液,常用的浆液材料有水泥浆、化学浆液等。确保浆液的浓度、粘度等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注浆操作:采用合适的注浆设备,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注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地面情况,防止因注浆压力过大导致地面隆起或房屋结构受损。
1、原理:利用房屋自身重量作为反力,通过在基础上开凿或预留压桩孔,将预制桩逐段压入土中,然后将桩与基础连接成整体,使桩承担部分上部结构荷载,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2、适用情况: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等各类软土地基,对既有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加固效果显著。
3、施工要点
基础处理:在压桩前,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锚杆和桩的安装顺利进行。
锚杆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在基础上钻孔,插入锚杆并固定牢固,锚杆的规格、长度和间距应符合设计。
桩段压入:将预制桩吊运至桩位,通过锚杆施加压力,将桩逐段压入土中。压桩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宜过大。
桩与基础连接:桩压至设计深度后,采用焊接或其他可靠方式将桩与基础牢固连接,确保荷载传递顺畅。
1、原理:在地基中钻孔,放入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直径较小的桩体。这些桩体如同树根一样分布在地基中,与周围土体共同作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类地基土,尤其适用于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且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较小的情况。
3、施工要点
钻孔施工:采用合适的钻孔设备,根据设计要求控制钻孔的直径、深度和垂直度。钻孔过程中要注意护壁,防止塌孔。
钢筋笼下放: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入钻孔内,确保钢筋笼的位置准确,其规格、尺寸和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灌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灌注质量,使桩体密实均匀。灌注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灌注速度。
1、原理:通过在原基础周边浇筑新的混凝土基础,扩大基础的底面积,从而增加基础与地基土的接触面积,减小基底压力,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适用情况:适用于基础底面积偏小、地基承载力不足且基础埋深较浅的情况。
3、施工要点
基础处理:对原基础表面进行清理、凿毛,露出坚实的混凝土基层,以增强新旧基础之间的粘结力。
钢筋布置:在新浇筑基础的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
模板支设:支设牢固的模板,保证新浇筑基础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无误,模板应密封良好,防止漏浆。
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高度,采用振捣棒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1、原理:利用高压喷射设备,将水泥浆液等以高速喷射到地基土中,冲击、切割土体,使浆液与土体强制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加固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适用情况: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砂土等多种地基土,可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地基防渗等问题。
3、施工要点
设备就位:将高压喷射注浆设备准确就位,调整好喷射角度和垂直度。
喷射注浆:启动高压泵,按照设计的喷射压力、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进行喷射注浆。在喷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冒浆情况,及时调整注浆参数。
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对喷射注浆形成的加固体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桩体的强度、直径、垂直度等指标,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在进行已建房屋地基加固处理前,必须由专业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检测,分析地基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房屋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加固方法,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加固效果和房屋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