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梁、板、柱作为建筑结构的关键部分,在出现老化、损坏或因改变使用功能等需要增强承载能力时,常需进行结构加固处理。下面加固之家就分别介绍梁、板、柱的常见加固方法及要点: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原理:通过增加梁的截面尺寸,提高梁的承载能力。一般在梁的底部或侧面加大混凝土尺寸,并配置相应的钢筋,使新旧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受力。
施工要点:首先要对原梁表面进行处理,凿毛、清理干净,以保证新旧混凝土良好粘结;新增钢筋的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新增混凝土时,要振捣密实,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提高粘结性能。
2、粘钢加固法
原理:在梁的受拉区表面粘贴钢板,利用钢板的高强度来提高梁的承载能力。结构胶将钢板与混凝土牢固粘结,使钢板与梁协同工作。
施工要点:钢板表面需进行除锈、打磨处理,混凝土表面也要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严格按照结构胶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涂抹,控制好粘贴时的压力和温度,确保粘结质量;粘贴完成后,对钢板进行防腐处理。
3、碳纤维加固法
原理: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梁的受拉区,碳纤维布具有高强度、轻质等特点,能有效提高梁的抗弯能力。依靠配套的粘结树脂使碳纤维布与梁紧密结合,共同承受荷载。
施工要点:混凝土表面处理要彻底,去除油污、浮浆等杂质;碳纤维布裁剪尺寸应准确,粘贴时要避免空鼓、褶皱;树脂的涂抹要均匀,固化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1、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原理:与梁的碳纤维加固类似,在楼板的受拉区粘贴纤维复合材(如碳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等),通过纤维材料的高强度特性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性能。
施工要点:基层处理至关重要,确保楼板表面平整、干燥、洁净;纤维复合材的铺贴方向应根据板的受力方向确定,搭接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要防止纤维复合材受损。
2、增设支点加固法
原理:在楼板适当位置增加支撑点,减小板的计算跨度,从而降低板所承受的弯矩,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新增支点可以是柱、梁或钢支撑等。
施工要点:准确确定新增支点的位置,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受力和空间使用功能;新增支点的基础必须牢固,能可靠传递荷载;处理好新增支点与原结构的连接,保证协同工作。
3、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原理:通过在楼板外部施加预应力筋,对楼板产生反向弯矩,抵消部分荷载产生的正弯矩,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施工要点:预应力筋的布置要合理,根据楼板的受力情况确定其走向和张拉位置;张拉过程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做好预应力筋的防腐和保护措施。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原理:与梁的增大截面加固类似,通过增大柱的截面尺寸,增加混凝土和钢筋用量,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在柱的四周或部分侧面加大截面。
施工要点:对原柱表面处理要到位,保证新旧混凝土粘结可靠;新增钢筋与原柱钢筋的连接要符合规范,可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浇筑新增混凝土时,要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2、外包钢加固法
原理:在柱的四周包以型钢(如角钢、槽钢等),通过缀板将型钢连接成整体,使型钢与原柱共同承受荷载。外包钢加固能显著提高柱的抗压、抗弯和抗剪能力。
施工要点:型钢表面要除锈、打磨,与柱表面贴合紧密;缀板的间距和焊接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型钢与柱协同工作;对型钢进行防腐处理,可采用涂刷防腐漆等方式。
3、绕丝加固法
原理:对于混凝土柱,特别是轴心受压柱,通过在柱表面缠绕高强度钢丝,对柱形成侧向约束,提高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延性。
施工要点:柱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孔洞等缺陷;钢丝缠绕应紧密、均匀,控制好缠绕的间距和张力;缠绕完成后,对钢丝进行防锈处理。